交流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合作 >> 交流学习 >> 正文

全国高等院校金工学会青岛年会资料(1)

发布时间:2012-03-06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研制工作总结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指组

一、历史的回顾一“十五”期间

国家“十五”期间,在教育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指导下(张策教授为主任委员),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指导组组织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和吉林大学等六个课指组成员单位以及其他高校长期从事本课程教学的专家、教授,在总结多年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了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  (金工系列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四类指导性文件,形成讨论初稿,借助《金工研究》杂志和网络系统,广泛征求全国同行意见,经多次讨论与修订,于2004年7月份在杭州会议定稿,并由上一届分委员会提交给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这四类文件是:

    1.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它包括实践教学和工艺理论教学两部分。

    实践教学部分:

        1)机械制造实习教学基本要求(机械类专业适用)

        2)机械制造实习教学基本要求(非机械类专业适用)

     工艺理论教学部分:

        3)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机械类专业适用)

    2.重点高等工科院校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改革指南

    该文件对系列课程的定位,面临的新形势,存在的主要问题,系列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以及对系列课程(机械制造实习、工程材料、材料成形工艺基础和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如何改革提出了参考方案,同时对相关实验提出了模块化的参考方案。该改革指南的出台,对重点院校的相关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工程训练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规范与验收标准

    由于课指组组长傅水根教授于1997年就开始参加世界银行高等教育发展项目工程训练中心的立项,并主持制订了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目标和设备配备方案。当时全国高校共有11所重点大学的工程训练中心得到世界银行贷款。每个训练中心分别获得40万美元到近1VV万美元的巨额经费支持。当时比较清醒地意识到,训练中心作为我国高等学校的重点立项和投资方向,实际反映出国家对工程实践教学由思想重视开始转变到重点实施,并考虑到最后可能要按照一定的规范建设并验收。因此,有必要制订工程训练示范中心相应的有关规范和验收标准。这一提议得到全体委员的一致同意,使该设想最终转化为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可操作文本。

    4.普通高校工程训练教学中心建设规范与验收标准

    课指组开始并没有制订普通高校建设工程训练中心的基本设想。实际上,该文本是在讨论工程训练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规范与验收标准的过程中,有的专家提出,大部分高校不可能建设成为示范中心,但重点院校在建的11个工程训练中心,有可能带动普通高校训练中心的建设与发展。这些在金工实习基地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中心,也需要有个规范和验收标准。这样,课指组参考已完成的示范中心的有关条文,适当降低标准,比较轻松地形成了该文本。这对于大多数普通理工科院校来说,在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方面,就有了一个可参照的文本。    这两个规范与验收标准,相对于2006年教育部关于综合性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申报条件来说,虽然较为简单,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比较系统地考虑到建设目标,建设理念,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研究和获得成果等主要方面。因此,在我国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进程中起过重要作用。

    “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四类课程改革指导性文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理论、实践、创新全面提高”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改革理念,反映了工程实践教学和制造工艺理论教学课程改革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新要求。虽然由于一些未知的原因,所形成的文件并没有以一种权威和公开的形式问世,但在实质上,由于金工课程指组的不懈努力,各地金工研究会的鼎力支持,以及《金工研究》杂志的大力协调,仍然对全国金工系列课程改革和基地建设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修订与定稿一“十一五”期间

    一直到2006年,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才实现换届(邓宗全教授为主任委员)。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新发展,并根据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即质量工程),提出了修订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任务。从2006年开始,金土课指组将基本要求修订继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分别在南昌航空大学、长春理工大学课指组会议上,针对课程改革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新的进展部署了修订任务。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2008年11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召开的“2008年金工课指组扩大会议暨工程训练中心内涵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上,集中了国内本领域一批有影响的专家、教授,全面研讨了包括教学基本要求在内的一系列文件。相对于“十五”期间制订的教学基本要求,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实质性的变动:

    1.将新的课程教学目标写入教学基本要求: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包括工程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根据创新性人刁‘培养的需求,以及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和主要成果,增加了综合训练和创新实践训练两项基本要求;

    3.充分利用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的有利条件,以工程素养的培养为主要契机,在教学基本要求中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

    4.为了确保学生实习中的安全,根据工程实践教学中土程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在工程训练中心建立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

    5.鉴于教育部专门设立了“国家工程训练教学示范中心学科组”,为协调工作,撤消了“工程训练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规范与验收标准”;考虑到重点院校近年课程改革发展很快,课程建设、基地建设到师资队伍建设都有很大进展,课程教学比较规范,撤消了“重点高等工科院校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改革指南”;

6.将“普通高校工程训练教学中心建设规范与验收标准”修改为“普通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基本要求”。这样就使这两类共4个文本个全部规范在教学基本要求”的框架内;

 7.提倡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并倡导现代教育技术与常规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经西安会议反复讨论,对保留的下列两大类文本进行了修改:

 1.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该文件包括实践教学和工艺理论教学两部分

  实践教学部分:

    1)机械制造实习教学基本要求(机械类专业适用)

    2)机械制造实习教学基本要求(非机械类专业适用)

   工艺理论教学部分:

    3)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机械类专业适用。近    机类、非机类专业可视情况,适当调整后参照执行)

    2.普通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基本要求。

  西安会议之后,还陆续收到其他一些修改意见。经过分析、采纳和进一步修改,形成提供给本次会议讨论的文本。待本次会议进一步修改和确认后,将作为最后定稿递交给分委员会。

三、对比“金工实习教学基本要求”一“八五”期间修订版

实际上,在国家“七五”和“八五”期间,本领域的专家、教授处于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责任感,己经拟订了本系列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并进行了修订。作为正式文本可以查到的,可见诸以国家教育委员会名义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工科本科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995年修订版,附件1)。该修订版含有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领域3个文件:

    1.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机械类专业适用)。

    2.金工实习教学基本要求(机械类专业适用)。

    3.金工实习教学基本要求(非机械类专业适用) 。

    与国家“十五”期间完成的6个文件,以及“十一五”期间完成的4个文件相比,相对于“八五“期间的修订版,可看出以下几点明显的进展与差别:

 1.国家从实质上开始重视工程实践教学,并将其视为落实素质教育和实现大学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7年,教育部对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立项,对己立项11所重点院校的工程训练中心投入巨额资金,以大工程为背景,制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案和设备配置方案,大量引入先进制造设备和工艺方法,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和稳定师资队伍,将原有的金工实习基地转变为现代工程实践教学基地;

 2002年,教育部委派傅水根教授作为代表团团长,带领9所重点院校工程训练中心的主任考察法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代表团结合法国考察的实际情况,针对我国实践教学的具体国情,完成了对我国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与管理起一定导向作用的考察报告;

 2005年开始,历时多年的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水平评估,所参评学校的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几乎毫无例外,成为该校评估中专家普遍关注的闪光点;

 2006年开始,在本领域参与的国家级实验教学实验中心的评审中,连续3年,共有33个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获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或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以上各项举措说明,国家和学校已将实践教育在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地位提到了新的高度。

2.我国工程实践教学基地条件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必然要反映到课程建设上来,这就使得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成为国家“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的建设重点。在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领域这10多年的发展变化,即使用“翻天覆地”四个字来形容也不为过。

 3.课程教学目标在90年代以前,限于当时的历史背景,课程主要围绕提高动手能力、培养科学作风和改造世界观为出发点,本领域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工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转变思想作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出基础宽、能力强、素质高、富于创造性的人才。金工课指组针对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新需要,提出了新型的课程教学目标: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包括工程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课程教学内容

从1995年出版的金工教学基本要求中可以看到,即使到国家“八五”后期,金工实习的教学基本要求确实非常基本,几乎都是有关常规机械制造的内容,只开始涉及新原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开始引入金工实验。这反映我国当时的课程教学(包括实习与讲课)比较脱离国内外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进程中,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的课程内容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在教材和课程教学中,大量引入了新原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之与国内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工业生产的水平基本相适应。与此同时,还适量引入了了前沿科学技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5.模块化的课程资源组织方式

教学资源的丰富多样,教学对象的专业类型不同,必须采取相对应的教学资源组织方式。对全部教学资源按模块进行分类,比较容易实现使教学内容针对不同专业的特定需求,比较容易在育人的共性中体现个性。

6.综合训练和创新实践训练

无论是实践教学,还是课堂理论教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发展了综合训练和创新实践训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虽然为了实现该目标,教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教师深刻感受到学生的成长和教学改革的成果。

7.综合利用教育技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教育技术既包括常规教育技术,也包括现代教育技术。无论是实践教学,还是课堂教学,都要强调两种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努力做到扬长补短、优势互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不只是使学生了解安全技术,而且注重安全意识的培养。在教学基本要求中贯穿安全知识教育,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强调建立安全保障体系。

 9.开始注重制造系统内容的引入、消化与掌握,使学生对制造的认识不是停留在单机运行的基础上,而是体现出计算机、网络基础上的系统集成。

10.课程名称发生重大变化

直到“八五”、“九五”期间,实践类课程的名称仍为“金工实习”。在“十五”期间,由于实践教学内涵的实质性变化,改名为“机械制造实习”或“工程训练”等;对于课堂教学系列课程,在“八五”期间,课程名称为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I(工程材料)、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II(热加工工艺基础)、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III(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在“十五“期间,该系列课程名称基本统一为工程材料、材料成形工艺基础和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1995年修订版所提出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做到了简明、基础、重点突出和具有一定的柔性;注重拓宽机械制造实习和讲课的内涵,首次提出在实习和讲课中开设实验的具体内容和进行方式;提出健全实习的组织机构,发挥教研室和教师在教学上的主导作用。即使在今天,这些内容仍然有指导作用。本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修订,以及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基本要求和工程训练中心安全保障体系建立两个文本的增加,既承继了1995年修订版的改革精神,同时又考虑到10多年本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理念,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这对落实质量工程精神,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基础宽厚、素质高、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才将发挥重要作用。

关闭